《送春》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春末时节的怅惘与沉思。歌词通过“残红未尽”“絮扑窗纱”等意象,既捕捉了暮春特有的物候特征,又隐喻着繁华将逝的哀婉。南风与荼蘼的意象延续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以花事喻人事的传统,暗示盛极而衰的必然规律。词中“谁家庭院笙歌彻”与“客里光阴容易别”形成声色喧嚣与个体孤寂的对比,折射出人在时光流转中的疏离感。结尾处“偏是鸠啼犹未歇”以鸟鸣反衬寂静,深化了春去人空的苍凉意境。全篇未着一字直抒胸臆,却通过自然意象的铺陈与人事活动的描摹,传递出对易逝美好的眷恋与对时间无常的哲思,延续了中国古典文学“以景结情”的审美传统,在温婉克制的笔调中完成对生命轮回的诗意观照。